涼感(冰感)概念
涼感,全稱“接觸瞬間涼感”。其本質是藉由熱量傳導現象,將皮膚上的高熱量傳導至溫度較低的面料上,達到體表降溫涼爽“冰感”之目的。
測試原理
接觸性涼感的測試原理是模擬人體接觸織物時,皮膚瞬間熱量流失的最大值。具體做法是將織物置于儀器冷板上(瞬間熱物性測試儀),當織物溫度和冷板相同時,再將熱板快速置于試樣上,熱板的熱量會透過織物傳到冷板,在接觸瞬間即能測得織物最大熱流失量,此值即為Qmax值,單位以織物瞬間涼感熱流量(W/cm2)表示。Q-max值越大代表可帶走的熱越多。最成熟的應用測試有醫用的退熱貼、化妝品、冰袖等。
根據國標GB35263-2017《紡織品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與評價》之規定,當Q-max超過0.15W/cm2時,即判定此面料織物具有接觸性涼感特性。接觸性涼感與普通冰感硅油的區別在于,普通冰感硅油只是將面料表面做順滑,減少面料的毛羽,增加面料表面的鏡面效果,只代表個人隊主觀感受,不一定能通過測試標準。
整理方法
試驗樣本:錦氨面料,置于環境溫度20±2℃,相對濕度65±2%下置放24小時,方可進行測試。
試驗工藝:用量3-8%,浸漬法與浸軋法均可
試驗環境:開啟恒溫恒濕機,環境溫度設定于25±2℃,濕度65±5%,等待至少1小時,確認環境恒溫恒濕后,方可進行測試。
試驗設備:熱效應測定儀KES-F7 THERMO LABO II,或同等級試驗儀器。
試驗步驟:
1)將ThermoLaboⅡ設備電源啟動,確認參數后熱機約15分鐘。
2)將主熱板加熱器(Heater)開關切入啟始位置(ON),同時亦設定熱板(Temperature-Box)之溫度為35±0.1℃,當達到35℃時再將護環加熱器(Guard Heater)開關切入啟始位置(ON)。
3)將冷板(Water-Box)設定于所需溫度(模擬外界環境)一般為25℃,待溫度(25℃)達到后,再將樣布放置于冷板上(織物貼身側朝上),當熱板(Temperature-Box)之溫度達到設定之溫度(35℃)時按下qm鍵,同時并快速將熱板(Temperature-Box)置于樣布上(注意放置角度需垂直),記錄顯示幕上之qm值,此數值即為織物接觸涼感(瞬間熱流失量最大值),亦即實驗結果,單位為W/cm2。
試驗結果:
↓ 歡迎試樣 ↓
↑ 歡迎試樣 ↑
1.本著“開放、協作、分享”的互聯網精神,我們歡迎各方自媒體、傳統媒體與機構,轉載、引用染化在線的原創內容,但必須注明來源自染化在線網,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。
2.原則上,我們同意在注明出處的前提下,各方使用染化在線的原創素材(圖片、視頻等)。
3.染化在線網尊重各方知識產權,保護原創作者的合法權益。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請聯系微信rhzxzjf,我們將及時核查、處理。